镇在说|青木川镇,秦岭最江南!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21
始建于明朝中叶,成型于清朝后期,鼎盛于民国年间。因有回龙寺,古城回龙场。解放初期称青木川,多了几分绿意,小镇也变得诗意盎然。
这里,是国家AAAA级景区!
这里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!
这里,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!
这里,是国家级重点镇!
这里,是电视剧《一代枭雄》故事发生地!
鸡鸣三省
传统村落
青木川物华天宝,资源丰富,自然风光秀美,地上茂林嘉禾,地下堆金藏玉,四季阳光充足,绿色食品繁多,是乡村旅游和四季疗养的理想之地。最高海拔2047米,最低海拔680米,属北亚热带暖温带山地湿润气候类型,四季分明,气候湿润,植被繁茂,森林覆盖面大。
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8月,是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。森林面积22万亩,树种、植被丰富多样,多达10科35属,其中有5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,为我国特有品种,属珍贵树种。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,二级保护动物17种,尤以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猕猴、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示性动物,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。木耳、香菇、天麻、核桃、生漆、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至今享誉盛名。矿产资源种类多、品位高,储量大,已探明的矿种达9种之多。
文人墨客
吃货留恋
青木川古镇历史悠久,始建于明成化年间,明朝时始称草场坝,后建回龙寺,遂改称回龙场;清同治年间称永宁里;民国时称凤凰乡;解放初期称青木川。镇内古建筑保存完好,雕梁画栋、古祠、古庙、古栈道处处皆是。有秦陇古栈道、摩岩石观音、邓艾将军石、二郎神脚印、石门关、金缸峡,特别是明、清、民国等不同时期、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,人文民俗传奇吸引古今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题咏。
青木川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,又兼具南北风味,丰盛的“十大碗席”加上地道的“凉粉”让外地客人回味无穷。烹饪技术从古到今,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,以“五谷”养“六脏”理念,在餐饮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,各种食物的搭配,以相生相克、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,形成了辅唐宴等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。
聚集动能
创新业绩
经济指标上台阶
五年来,青木川镇始终坚持旅游强镇战略不动摇,注重用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作。通过规划引导、环境打造、盘活土地、融通资金等措施,攻坚克难,促进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五年来,全镇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,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7.17亿元,实现工业产值5.8亿元,招商引资2.2亿元,旅游综合收入7.9亿元,财政收入1635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0元。
产业融合显特色
结合旅游调整产业结构,培育了茶叶、食用菌、土鸡、生猪、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,初步建成了南坝观光茶园、玫瑰园、袁家坪食用菌产业园等示范基地。全镇累计发展食用菌1054万袋、茶园2000亩,雪梨1500亩,核桃2000亩,成立羌绣、食用菌、茶业产业专业合作社4个,举办各类培训班72期4000余人次。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,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接轨,实现了产业联动融合升级。
美丽乡村改面貌
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和百里生态文明长廊建设,完成了公路沿线153户375间危旧房屋圈舍拆除,对公路沿线364户房屋进行了仿古包装,全镇建成通村进组路31公里,建安全饮水8处、农电改造10公里,建设移动基站5个,开通了国际长途